

来源:国馆(ID:guoguan5000)

当年和珅向乾隆皇帝进贡《红楼梦》,乾隆看完立即说到:“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。”“当时只道是寻常”的忧伤,“一往情深深几许”的叹息,“落尽梨花月又西”的凄凉……他的词作都收录到了《饮水词》,当时有这样说法:家家争唱《饮水词》。他长期挣扎在情愁、志愁之中,最终成为清词三大家之一。跟贾宝玉天生喜好胭脂粉不同,纳兰容若的人生理想是入仕为官。
父亲纳兰明珠,自康熙亲征以来,帮助康熙做过不少大事,在平定三藩,统一台湾、治水抗俄等,都发挥了重要作用,纳兰明珠是能臣,也是权臣。很多人为了巴结父亲,给其送礼,纳兰明珠向来都是来者不拒。当时有这样的歌谣:要做官,问索三,要讲情,问老明。老明,就是纳兰明珠,连他家的总管,都不把县长市长放在眼里。跟父亲恰恰相反的是,老师徐乾学(顾炎武外甥)从小教他的是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种番薯”的清廉官学。纳兰容若虽为满人,但从小是在汉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,信奉的是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。年轻尚小的他,多次请求父亲终止收礼,结果嘛,自然无果。这个高干子弟,有了和古代文人一样的人生理想:想当公务员!和他父亲一样厉害、和老师一样清廉的公务员。17岁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里学习;18岁参见北京乡试,考中举人;19岁参加会试,成为贡士。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,再进一步,就是殿试,进入翰林院工作指日可待,离人生理想也越来越近。就在这关键时刻,他的身体掉链子了:因为突发寒疾,而被迫放弃殿试。这场突发起来的病,影响的不仅仅是这次殿试,还有他以后的人生。作为进士,不但没有入翰林院做官,反而被康熙叫去,当了贴身保镖。就这样,历史上“文弱书生”形象的纳兰容若,以一个武将的身份进入了仕途。纳兰容若会武功是肯定的,清初八旗子弟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骑射训练。
可他的武功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?能和中南海保镖一个级别?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康熙把一个闻名天下的大才子留在身边,并不是想让纳兰容若入朝为官,正如唐玄宗对待李白那样,不过是“奉旨填词”罢了:康熙非常欣赏这个满族高干子弟,经常在众人面前夸纳兰容若。他自然而然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,看似外表光鲜,其实他内心非常“挣扎”:他本想着的是入仕做官,造福一方百姓,没想到却成了武官,还不是有兵权的那种,只是个站岗的。如果没有巡游计划,堂堂大才子就被派去管理出行的马匹,当起了弼马温。作为清朝唯一的顶尖词坛大家,非但没有从政做官,反而做了弼马温。很难想象,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,给人养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。一开始,他就想摆脱保镖身份,可挣扎了一生,到死都没摆脱掉。20岁时,在父亲的安排下,和两广总督、兵部尚书的女儿卢雨蝉结为夫妻。虽说是政治联姻,但他俩婚后的生活,跟李清照和赵明诚一样幸福。纳兰容若,自带高富帅的主角光环,写得一手好词,文人中武功最好的,武人中最会写词的。而卢雨蝉,大户人家的黄花闺女,温文尔雅,略懂诗书。俩人常常一起看书写诗:他在写词,她给研磨,他看了她一眼,她对他回眸一笑,生命如此美好。爱情是一场不期而遇的缘分,谁都无法预料会遇到什么样的人。一旦对上眼了,什么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都变得不重要了。明明是一生一世的天作之合,却不能在一起,只能阴阳相隔:这一放,就是一年之久——这是比贵族贝勒还高的待遇。他不想那么快就把雨蝉下葬,因为入了土,就再也见不到了。连他这样厉害的词大家,提起笔,便是数不尽的愁肠,竟不能把“伤心”描绘出来:如此撕心裂肺的爱情,不止是吃瓜群众,也许连纳兰容若自己,都以为不会再爱上别人了。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过了,但沈宛的出现,让他的爱情,也挣扎起来。
这个富有才华的名妓沈宛,其实他是早就认识,俩人曾有书信来往。沈宛自己出过一本词作,纳兰容若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。而沈宛,早是纳兰容若的资深粉丝,经常吟唱他的词作:也许是双方对寻觅知己的渴望,两人的情意很快就得到了升温。但纳兰家是满族名门,绝不容许纳兰容若娶一个汉女,更何况是一个风尘女子。沈宛对感情的坚定出乎了纳兰容若的意料,她不在乎名分,不被承认也不怕,只要能相守就行。和好友一起饮酒消愁,不料引发旧疾,七日之后,于五月三十日死去。命运就是这么奇妙,他死那天,刚刚好是亡妻雨蝉的祭日。根据正史记载,纳兰容若一生爱过两个女人:雨蝉和沈宛。他一直挣扎在雨蝉和沈宛之间,究竟谁才是他最爱的人?他生活在满汉文化大交融的时代,身为满人,却对汉文化无比热衷。如果说康熙只是把学习汉文化当成统治的需要,那么纳兰容若是真正融入到了汉文化之中。他和顾贞观等汉人才子结为一生的知己,欣赏他们的才能,没有因自己是皇亲贵族而低看他们。相反,他看到汉人才子因文字入狱,请求父亲伸出援手。他看到政策的不公,一些无能之辈的满人平步青云,而真正饱学之士,受到排挤,贫困潦倒。他想有所作为,想建功立业,但穷其一生,也不过是个侍卫,皇帝的贴身保镖而已。他只想和雨蝉白头偕老,但造化弄人,爱妻早亡,他原以为一生不会再爱上别人,最后却和沈宛有了一段不解情缘。他对自己的做了人生总结:我是人间惆怅客,不是人间富贵花。也许回到故事最开始的时候,就不会像这般挣扎惆怅了吧:“恨”字出现了29次,“泪”字出现了65次,“愁”字出现了90次,可谓满卷皆是凄凉语录。读纳兰词,“恨”的是对仕途的无所作为,“泪”的是对亡妻的相思怀念,“愁”的是对一生的挣扎无奈。本文选自国馆(ID:guoguan5000)。作者国馆,用文化温暖人心,让好书滋养心灵,以好物点缀生活。每天8点,分享有深度的好文,品味有内涵的好书,遇见精致有品的美物。
声明:本文观点不代表黄生,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声明:该文章系转载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 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请及时联系我们 zhicx#qq.com 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